胎盤是臍帶的吸附器,並非嬰兒的本體。胎盤可將胎兒與母親的循環系統分開,讓胎兒的血管流經一邊,母親的血管另一邊流過,這樣所有的物質通過這個介面發生交換現象。因此在胎盤短短的生命過程中,它就是胎兒所有必需物質的唯一承辦商,也是胎兒所有廢物處理的唯一通道。
為了扶養及保護胎兒直到他能獨力生存,胎盤便像是移植組織一般,在母體子宮上吸收養分、生長、擴張且進行新陳代謝。胎盤從胚胎組織中獨立分化出來,依動物的種類不同,可在數週到數月之間達到成熟(甚至也有老化的現象)。成熟後胎盤可在子宮中繼續生存,直到胎兒死亡或排出。它尚可移植到母體的其他組織,在缺乏子宮的的保護下獨立養成胎兒。胎盤不僅作為被動性的濾膜,尚且可以主動選擇性的運輸胎兒發育的必需物質。胎盤具有數種不同的代謝能力,在生物學性質上自成一個系統,能夠在子宮的不同發育時期,與胎兒完成一系列包括營養、肺、腎、肝與內分泌等功能的範圍廣泛的工作,並且能夠合成與腦下垂體分泌物無法區分的全套控制系統激素,來控制母体許多生理功能。 胎盤是一暫時性的器官,只在恆溫動物內可發現;是母體與嬰兒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由胎兒的部分(絨毛膜)和母體部分(基底蛻膜)所組成。胎兒部分(Fetal Part)是絨毛膜,有一絨毛膜(chorionic plate),其上可伸出絨毛膜絨毛(chorionic villi)(即次級絨毛)。而血管會在絨毛中形成,而與胚胎體內的血管相連,於建立一母體與胚胎之間物質交換的系統。母體部分(Maternal Part)--基底蛻膜(decidua basalis),可供應腔隙中的動脈血,並回收腔隙中的血液流回靜脈。雖然母体血管在著床時已經破裂,但絨毛膜中的胎兒血管卻是完好,胎兒與母体血液,兩者並不混合。在懷孕的末期,胎盤通常類似盤狀,而以臍帶(umbilical cord)和胎兒相接,維持了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物質交換作用。 胎盤所含有的抗凝血蛋白成份具有保護的功效。研究結果顯示,胎盤的抗凝血成份在胎盤組織中扮演抗凝血及防衛機能的角色,有助於新生胎兒的生存;而抗凝血成份的免疫調節作用,能夠促進白血球吞噬病原菌的作用,因此可以減少動物體感染疾病的機率、降低動物體創傷部位的發炎程度、有效提升動物體的抵抗力。
此外,胎盤也具有相當的臨床應用潛力。以骨髓捐贈而言,由於取得骨髓的過程十分艱難,常常因此而延誤救人的時機。因此「中華血液協會」能保留胎盤臍帶的血液以取代骨髓,解決骨髓取得不易的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