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4日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中確認了矮行星的稱謂與定義,決議文對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 軌道繞著太陽的天體。
  • 有足夠的質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體應力,使其達到流體靜力學平衡的形狀(幾乎是球形的)。
  • 未能清除在近似軌道上的其他小天體。
  • 不是行星的衛星,或是其他非恆星的天體。

隨後並把三顆已知的天體:冥王星、原為1號行星帶神星伊伯神星劃入矮行星之中;而該會未來亦會把外海王星天體或者小行星帶的一些符合定義的太陽系天體劃入矮行星之列。與行星定義的不同處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軌道上相鄰的小天體,因而使冥王星從行星改列為矮行星,因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帶上鄰近的小天體,而矮行星將選自傳統中被認為是較小天體的小行星柯伊伯帶天體鬩神星(Eris)

 

鬩神星(中央)及鬩衛一(中央偏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