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羅列出史上最膽大包天的十大騙局,提醒世人警惕金融詐騙。

一、連環信

戴夫•羅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連環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連環信從郵局發出,連環信的標題是「快速賺錢」,信中要求收信人將一定數額的錢寄到信中列出的幾個名字名下,然後將這封信複製寄到其他位址。連環信中許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用小投資賺大錢,在60天內就能賺到4萬英鎊。戴夫•羅斯是否真有其人,誰也無從知曉。

二、彩票騙局

加拿大的有組織犯罪團夥給一些英國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獎,而要兌獎,必須先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儘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國人上當,有人甚至被騙走4萬英鎊。

三、傳銷詐騙

2001年,一個名為「女人授權給女人」的金字塔傳銷詐騙案成為世界報紙重點報導的物件,這一詐騙案席捲整個英國,令許多英國婦女遭受巨大損失。這一騙局採取交納入會費的方式,鼓勵女性投資,許諾投資3000英鎊就可以得到24000英鎊的回報,還竭力從會員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聯繫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鎊的入會費。

四、「419詐騙案」

你是否收到過一封英文電子郵件,寫信人自稱是尼日利亞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變或貪污行為暴露,其銀行帳戶被凍結,需要有人幫助才能將數千萬美元轉移出來,然後要求你提供資金以及銀行帳號的細節,幫助他們轉移這筆資金,並許諾給你豐厚的回報,但實際上他們會取空你的帳戶。這就是尼日利亞「419詐騙案」。

據調查,尼日利亞騙子每年在網上行騙錢財達4000萬美元。

五、徵婚騙局

人們常說,愛情會遮蔽人的眼睛。這或許是越來越多愛情騙子通過互聯網交友中心詐騙的原因。今年初,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婦女因利用徵婚騙錢而被判入獄6個月,她以結婚為誘餌,騙取了一名美國男子45000美元(折合22000英鎊)。

六、「龐氏騙局」

20世紀最典型的騙局之一是「龐氏騙局」,這是金字塔傳銷的範本之一,後來的許多騙術都是從「龐氏騙局」衍生出來的。龐氏騙局得名于查理斯•龐茲,他1920年開始從事投資欺詐,大約4萬人被捲入騙局,被騙金額達150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5億美元。龐茲最後鋃鐺入獄。

一、經濟活動中的龐氏騙局

凡是被認為可以無限發展的經濟行為:企業利潤、經濟增長、銀行信用、技術發展、虛擬經濟等等,都有類似於“龐氏騙局”的特征。

所謂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的投機商人發明的。1917年,龐齊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各國的經濟帶來的混亂,覺得有機可乘。他開始策划一個陰謀,移居波士頓在那里開設了一家所謂的證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稱該公司將從西班牙購入法、德兩國的國際回郵優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潤轉手以美元賣給美國郵政局,以此賺取美元與戰后貨幣嚴重貶值的法、德兩國貨幣的價差。事實上這個計划根本賺不到錢,但還是有些人沖著一個半月內能獲得50%的回報率去嘗試投資,讓那些初期投資者感到狂喜的是,他們如期獲得了紅利。狡猾的龐齊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獲得了難以置信的贏利,這一消息大範圍地擴散開去,龐齊成功地在幾個月內吸引了數萬名投資者,累積獲得的投資就超過了1500萬美元。后來當波士頓媒體的報道造成新投資者對公司的質疑和觀望,使公司沒有新的資金來源去支付先期投資者的利息時,他關掉店門,帶著約4萬名投資人的畢生積蓄逃之夭夭。后人稱之為龐氏騙局。龐氏騙局實質上是將后一輪投資者的投資作為投資收益支付給前一輪的投資者,依此類推使卷入的人和資金越來越多,畢竟投資者和資金是有限的,當投資者和資金難以為繼時,龐氏騙局必然驟然崩潰。

事實上,龐氏騙局既不是起源於龐齊、也不可能止於龐齊,而在人類的經濟活動中廣泛地存在。龐齊的騙局只不過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罷了。

龐氏騙局得以長期延續的方式:無限接近極限、不斷調整騙局標的物、拆東墻補西墻。龐氏騙局形式上不盡相同,但實質上是一致的。判斷龐氏騙局的特征:1)鼓吹無極限的單向性增長(尤其是幾何級數的增長);2)增長的基礎建立在“良好預期”,而“良好預期”遠遠偏離現實狀況;3)維持某種持續增長局面的前提是社會公眾普遍持有某一 “信念”,而這一“信念”並無可信的物質基礎;4)當某一“信念”變得脆弱之時,“信念”標的物出現調整,而通過樹立新的“信念”來維持局面不被打破。

 二、經濟活動中的龐氏騙局比比皆是

1.超常上漲的股票、超常發展的股市必定是龐氏騙局

投機性的股票交易牛市就是以龐氏騙局方式制造出來的。通過一輪一輪的自己投入不斷抬高股價,依靠后一輪的資金投入來給前輪的投資者提供收益, 這樣的游戲一直持續著、直至沒有新的承接者而崩潰。NASDAQ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19987月股指為2028點的低位,到20004月一躍上昇到5022點的高位,而到了20026月又下跌到1300多點。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IT概念”下的一個龐氏騙局。

對於單只股票而言,假如公司資產每股投入是2元,為什麼能夠以2.5元發行?是因為人們預期這個公司有前途。為什麼發行之后,它還以漲到3元呢?因為當人們看到它的業績增長之后,提高了預期。但由此而不斷地提高預期,不斷地提高股價到10元、20元,那就完全偏離了現實基礎。公司根本無法憑本身的經營獲得那麼高的利潤來支付股民的紅利,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拿后面投資者的錢去補,至於后面加入的,則靠再后來的加入者的錢去補……這樣一個支付系統就屬於典型的龐氏騙局,其結果注定是要崩潰的。在股市上,莊家形成了 龐氏群體:進入股市的人並不在乎股票本身的未來業績,而是期望吃下家來致富,所以已進入者希望有更多的新進入者。很多股民的心態也類似傳銷者,明知道各種“概念”是一個騙局,但卻希望自己買入后有更多的人進入,自己獲利后再崩潰。

2.商業銀行隨時存在龐氏騙局崩潰的風險

商業銀行獲利的方式是從廣大存款戶那里以較低的利息獲得存款,再以比較高的利息把款貸給需要資金的企業。銀行的風險在於擠兌,當很多儲戶由於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要求把存款提前取出來,而貸款又無法及時收回時,就會發生危機。尤其嚴重的是,銀行普遍存在大量的信用貸款,所以只要發生一定比例的擠兌,銀行必然倒閉破產,儲戶利益嚴重受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各家銀行均以“信用”為信條,而實質上任何一家銀行都具有顯著的龐氏騙局特征!

3信用經濟的經濟泡沫以龐氏騙局方式貫徹始終

經濟泡沫是信用經濟的必然產物。信用經濟的規模是加速擴張的,而且信用結構日益復雜,在信用貨幣的基礎上不斷衍生出新的金融產品,它們與實質經濟的距離越來越遠,有的甚至毫不相關,至此,虛擬經濟已經成為任何現代信用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經濟泡沫的負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往往造成繁榮的假象,所以容易受到追捧,具有自我強化的機制;又由於形式上虛擬經濟的發展可以完全脫離實質經濟,所以虛擬經濟具有超出實質經濟承受範圍的傾向。當經濟泡沫惡性發展時,結果就會表現為泡沫經濟。所謂泡沫經濟,其一是經濟中虛擬成份的比重超出了實質經濟的承受能力,經濟結構出現嚴重扭曲;其二,在泡沫經濟形成以后,某些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上的預期邏輯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使價格已經很高,由於需求極度旺盛,大多數市場主體仍然預計價格會進一步昇高;其三,公眾行為的非理性化致使相關市場的不確定性激增,市場規則失效。新興金融市場更容易形成泡沫經濟,因為新興市場對財富極速增長更為渴望,容易被虛假繁榮所迷惑。最終都無法避免因資金難以為繼而頃刻崩潰的結果。

4.房地產業容易走上龐氏騙局式的發展路徑

房地產業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方面的龐氏騙局:地產價格龐氏騙局。由於土地價格的市場投機炒作,會出現虛漲,土地價格出現成倍、甚至幾十倍的飛漲。如日本的地產價格暴漲就是典型的例證,日本六大城市的地價指數,在1980年代的10年間上漲了5倍,地價市值總額高達4000萬億日元,相當於美國地價總值的4倍,土地單價為美國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價暴跌,泡沫破滅,至今經濟尚未恢復過來;房地供需過程中的龐氏騙局,住房市場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循環:從眾的購房理念——帶動住房需求和價格的攀昇——帶動房地產商的利潤期望——進一步推高了房屋價格——消費者作出房屋價格只漲不跌的判斷而不斷地追高購買,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發散性地提高,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這一循環就會被打破,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

三、企業利潤、經濟增長、技術進步都具有龐氏騙局特征,最終承接者是生態環境

企業的利潤來源於產品銷售價格扣除產品生產成本,產品價格是由市場統一決定的,所以企業利潤只能來自於較低的成本。成本的降低,只能是一種尚未被他人認識、無需支付成本的“新技術”帶來的,諸如:在勞動者未知的情形下相對延長了勞動時間、使用了尚未被普遍認識的資源、產生了尚未被他人認識到的“外部性影響”。換言之,企業成本的降低,必定是將在經濟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某種成本,通過某些隱祕的方式,轉嫁給了“外部”。如,跨國企業集團的利潤實現過程中,其轉嫁成本的方式:生態環境影響的成本轉由低收入國家(地區)承擔、轉由全球承擔;勞動者的“育成”成本,由勞動者個人承擔或由勞動者成長的地方承擔,而不是由雇傭勞動者的企業承擔;依賴技術的優勢將風險成本遺留給了整個社會甚至是未來社會。所謂的技術進步,就是這種轉嫁的過程。所謂的技術進步貢獻,就是這種轉嫁的效果。

成本外部化,是企業利潤的根本來源,也是發達者發達的根本原因。在企業利潤的實現過程中,必定存在相應的利益受損者,或者是明知利益受損而不得不接受的弱勢者、或者是未知利益受損而承擔著未來的風險者,或者是特定的成員和群體、或者是不特定的成員和群體,或者是當今階段的人類整體、或者是未來階段的人類整體。

經濟增長,即是經濟活動中增加值的增長,實質上就是來源於微觀企業利潤的加總。企業利潤來源於成本外部化,不難得出結論經濟增長的最終來源就是企業成本外部化的加總。所以,經濟增長伴隨著相應的無成本或低成本的自然資源消耗、無成本的生態環境耗損、未知風險的技術發展,隨著經濟增長導致的人類生存環境不可逆的劣化可見經濟增長的最終承接者是生態環境、是人類整體、是后代人,他們不得不承受由於經濟持續增長導致的人類生存環境不可逆的劣化。

七、金字塔傳銷騙局

上世紀90年代,阿爾巴尼亞2/3的人口在最具破壞性的金字塔傳銷騙局中失去了自己的畢生積蓄,引發街頭騷亂,導致數千人死亡,在這個貧窮的國家差點掀起了一場內戰,最後導致政府垮台,因為一開始,這一騙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八、克洛斯騙局

巴羅•克洛斯騙局是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騙局之一。上世紀80年代,巴羅•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000位私人投資者的資金,這些受騙者都認為自己投資的是沒有風險的政府債券。實際上,大筆資金進入了公司的創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帳戶,他把這筆錢用來購買私人飛機、豪華汽車、豪宅和豪華遊艇,過著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發出來,鋃鐺入獄。

九、白血病騙局

一些騙子頗懂得觸動人們的心弦。幾年前,美國印第安那州有一對夫婦聲稱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夠在孩子死前儘量滿足她的夢想。整個小鎮都被調動起來為他們捐款,最後籌集了13000美元。結果,事實證明,他們的孩子很健康,而他們一家人帶著騙取的13000美元,飛到佛州的狄斯奈樂園大玩了一場。

十、虛擬銀行騙局

今年初,風靡全球的線上遊戲《第二人生》中出現了一個虛擬銀行「 Ginko Financial」,它聲稱可以給投資者帶來高額回報。但該虛擬銀行很快倒閉,導致許多人無法拿回自己的投資。之後,《第二人生》上又出現了一個銀行,它在吸收了眾多虛擬貨幣——林登幣之後,關門大吉,而銀行的兩位開辦者把250萬林登幣兌換成了現實中的貨幣——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