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將冥王星列為大行星一直伴隨著爭議,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迅速發展,天文學家發現在冥王星軌道附近是一個小行星帶,稱之為柯伊伯帶,天文學家估計其中至少有70000個天體,而且發現了很多跟冥王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這動搖了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這意味著冥王星與其它八大行星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它八大行星,以地球為例,在地球的軌道及其附近區域,除了自身和月球這個衛星外,沒有其它天體,因為地球的質量足夠大,引力足夠大,如果周邊有其它天體,也早就被地球俘獲變成自身的一部分或衛星,或者被拋出去。其它七個大行星同理,而且柯伊伯帶那些和冥王星差不多大的天體讓人們產生了冥王星有沒有資格當大行星的質疑。
 
此外,大家有沒有從上面的行星軌道圖中發現冥王星與其它行星的不同?天文學家將地球軌道所在的平面稱為黃道面,除冥王星外的七大行星的軌道面與黃道面夾角最大的是水星,7度,其它都不超過3度,而冥王星的軌道面與黃道面夾角是17度,所以八大行星基本是在一個平面上繞太陽公轉,除了冥王星。
 
ADVERTISEMENT
 
冥王星就這樣伴隨著爭議在大行星的位子上坐了幾十年,直到2005年,天文學家有了突破性的發現,他們在冥王星軌道之外找到了一個天體,後來被稱為厄里斯,也叫鬩(xì)神星。在其被發現後,天文學家們已經確定厄里斯的大小約為直徑2600公里(最新的數據為2326公里),質量比冥王星多出約27%。於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概念被破壞了,如果冥王星能作為第九大行星,那厄里斯是不是也可以成為第十大行星呢?
 
於是天文學家們決定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協會第26次大會上對行星重新做出定義,也是對冥王星能不能作為第九大行星的爭議做最後的定論。最終,在大會上天文學家們對行星的定義列出了以下3條:
 
1.它需要繞太陽公轉;
 
2.它需要有足夠的引力使自身呈球形;
 
3.它需要已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區域。
 
而冥王星不滿足第3條,因而被降級稱為矮行星。順便說一下,原先發現的冥王星衛星卡戎也和冥王星一樣被分到矮行星的行列,這是因為其實它和冥王星大小相差並不懸殊,二者的質心在冥王星的體外,也就是說二者是圍著這個質心互相繞轉的,應該是伴星關係,所以二者都是矮行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