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賢龢(美國德拉瓦大學災害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
這幾天國內掀起了核四公投的討論巨波,其實討論的內容已漸偏主題,核電廠的去留已不再是科學或是社會問題,而是牽扯到高度的政治問題,由這點觀之,我個人贊成政治問題用政治手段來解決,既然大家都想發表意見,那我們就回到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大家來公投決定核四的去留,雖然很多人接下來爭吵公投的制度問題,但對無法講理解釋的議題,只能這樣做了。身為災害研究者,且容我再此置喙幾句話。
首先,國內將核電廠集中在北部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新竹市以北的地區居住了臺灣40%的人口,以臺灣兩千四百萬來粗估,這部分的人口佔了九百六十萬人,美國卡崔娜風災疏散一百萬人花了40個小時,如果有什麼萬一,臺灣準備要花上多少的時間,然後要把人疏散到哪裡?
由這部分可以觀察到兩個問題,第一是不該把核電廠蓋在北部,如果已經蓋好的電廠,能遷移能關閉的就要趕快做,第二是我國的災害應變體系可能還沒有思考到這方面的問題,否則臺灣應該進行幾次北部疏散演習,至少也應該有把大量民眾疏散到中南部的腹案(當然屏東也有個電廠,相反的方向也要演習看看),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地方政府有辦法做到的,到時候涉及跨部會與跨轄區的整合問題,有必要先想清楚。
第二是核電廠跟核彈是絕對不一樣的,一般常見的核能發電原理剛好與核彈的作用是相反,輻射物質放射出中子後,在核能電廠中要經過一個減速的程序,設計中只有一個中子與反應爐中的鈾-235進行反應,其他減速的中子則被反應爐中大量的鈾-238吸收;換句話說,這樣的反應是經過減能的過程,一枚核彈是由高濃度的鈾-235構成,中子射出後不經減速的過程,所以會有許多中子同時撞擊鈾-235,自然產生的效應無比巨大。由此可見,部分媒體或是反核人士將核電廠形容成核彈是完全不正確的,福島大地震後的核電廠事故是因為冷卻系統故障,造成核反應爐的溫度不斷升高,最後造成爐心溶解,並不是輻射物質在場裡面爆炸,新聞畫面上看到的爆炸是不斷產生的氫氣無處宣洩而引起的爆炸,完全不是核彈式的爆炸,我們在討論核能安全的時候千萬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
對災害管理者來說,所有的減災手段都是一種交換,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現在的討論很危險,因為過早陷入要核能或是不要核能的討論,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對我而言,要核能與不要核能都必須付出代價,大家是否真的準備好了?這幾天Facebook上充滿了反核的聲浪(又或者是我的朋友們大多反核),但容我提醒這些朋友,沒核能不代表沒有災害,使用替代能源發電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災難,火力發電會污染環境,加重地球暖化的速度,太陽能發電只能轉化10%-15%的能量,風力發電不穩定,水力發電除破壞環境外,因水土淤積,一座水庫的壽命也是有限。
臺灣資源有限,用這些方法發電,很有可能必須全部仰賴國外進口,以國家安全策略的角度來看,把民生必須的電力供給放在別人的手上,不啻是未戰先降的行為。日本在遭受這麼大的事情後,還是必須重啟核電廠,其中有不得不然的原因,但有一點跟我們很像,就是自然資源不足,如果廢了核能,全部向國外採購進口,對經濟絕對是很大的負擔,日本現在有些地區推行小型社區核電廠,由幾戶人家自設小型核能發電機,由社區的人來看管負責,此舉看起來好像把大風險轉化成小風險,符合災害風險管理的方式,但其實把管理核電這樣專業的事情放到民間,我對此還是不大認同。
災害風險的評估是推估出災害發生的機率後再乘上災害發生後可能的衝擊(類似國人中學學過的數學期望值),核能因為部分民眾誤解以及看到日本福島事故後的震撼,已成為無法評估的災害,因為核災發生的機率再怎樣小,如果民眾把災害發生後可能的衝擊設定成無限大,那這風險乘起來自然成了無窮大,這也是目前無法討論這問題的癥結之一。
我認為現在的討論是牛頭不對馬嘴,我們應該先想想國家層級的策略是要不要核能?如果要核能,怎樣才是最有效安全的運用核能的方法?怎樣才能改善核四的一些缺陷?如果大家知道沒有核能其實還會有別種型態的災害,或是將發生一些經濟上、生活上、或國家安全上的衝擊後,而仍決定國家的策略是不要核能,那我們就得想想用了其他替代能源之後要怎樣規劃新的社會、國安及防災體制來準備可能的衝擊與災難。
要不要興建核電廠的問題與其他許多社會問題一樣,不是兩元式要或不要的問題,而是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牽一髮必定會動到全身,在下決定前必定要多瞭解可能的利弊與後果。
不是擔心災難有多大,人類需要的是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因為人類已無法拒絕天災人禍----正念--
- May 01 Thu 2014 20:14
核電廠跟核彈是絕對不一樣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