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證據顯示,四億一千萬年前的志留紀陸生植物出現在地球。緊接著,動物也在泥盆紀登上陸地,最早的脊椎動物則出現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出現。當時也沒有人類,所以沒人能親眼目睹動物怎麼登陸,以及怎麼克服與海洋完全不同的陸地環境生存。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現生動物身上推測動物是怎麼適應海陸交接的環境,如何在陸上呼吸、攝食、運動及生育等。 本館生命科學廳裡,您可以從展示品裡看見可以在陸地上生存的「魚」-「彈塗魚」。一般人印象裡的「魚」是不能離開水的,雖然可以在離水之後可以短暫的存活,但要說可以長時間離開水域,在陸地上生活的「魚」應該是不多見吧!「彈塗魚」卻是可以水陸兩棲的魚類。
 

「彈塗魚」生活在海陸交接的泥灘地上,退潮時可以看見牠們在泥灘地上彈跳。為了適應泥灘地陸域及水域兩種不同的環境,牠們在生理及形態上都產生了許多變化。 大部分的魚是用「腮」在水中呼吸,而彈塗魚可以在腮腔儲存水,然後讓水通過腮來呼吸。不過這種方法獲得的氧氣很快就會用完,所以牠不能離水太遠,雖然濕黏的皮膚可以幫助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但牠們還是必須經常回到水域吸入新鮮的水。 彈塗魚外表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雙長在頭頂上鼓凸的大眼睛,可以各自分開移動使得視野變廣。更重要的是腹鰭合併在一起形成吸盤,使牠們可以攀附在垂直平面上。而強而有力的胸鰭則讓牠們可以在泥灘地上爬行,加上尾巴輔助還可以做跳躍的動作。一但回到水中,這些魚鰭跟其他魚的一樣可以正常游動。 陸地的環境與水中完全不同,動物登陸後在呼吸、攝食、運動及生育上都發展出不同的機能及構造,有興趣深入探討的話,可以繼續參觀後面的展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t045 的頭像
    ht045

    青teacher資料儲存

    ht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