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測光合作用可能是先製造某一物質,然後再合成醣類:1949年,美國生化學家班森(Benson)將植物先照光後,再移入暗室,結果發現仍能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表示光合作用是先製造某一物質,然後利用此一物質再進行其餘反應。
不是擔心災難有多大,人類需要的是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因為人類已無法拒絕天災人禍----正念--
目前分類:光合作用科學史 (6)
- Jan 09 Sat 2010 20:39
6.產生物質之順序--光反應與暗反應
- Jan 09 Sat 2010 20:27
5. 確定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1. 確定光合作用不只和光有關,也受溫度影響:1905年,布雷克曼(F. F. Blackman)將溫度固定,逐漸提高光度,則光合作用速率會上升至一個極限,此時若再提高溫度,則光合作用速率又會上升至一個極限。他表示光合作用有些與光有關,有些則受酵素控制,因為酵素作用受溫度影響。
- Jan 09 Sat 2010 20:22
4.光合作用與光有關
1.推斷光合作用與光有關:1874年,德國外科醫生梅爾(J. Mayer, 1814~1878)正確推斷燃燒植物所放出的能量,或耗用於植物及動物體內新陳代謝的能量,都來自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能。
- Jan 09 Sat 2010 20:19
3.確定光合作用的基本現象-吸收CO2放出O2
1.1782年,瑞士科學家稍索爾(N. de Saussure, 1767~1845)將植物放入玻璃容器內,發現容器內的O2會增加,而CO2則會減少,於是他認為植物和動物恰好相反,植物是吸CO2而放出氧氣的,也就是說植物的生長是取決於CO2的量,由於植物會吸取CO2,因此才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 Jan 09 Sat 2010 19:51
2.植物之綠色部位會產生氣體
- Jan 06 Wed 2010 16:44
光合作用科學史1--植物需要空氣
西元1727年,英國牧師兼自然學家哈勒斯(S. Halles)做了如圖的實驗,數天後實驗組的水面上升,而控制組則否,顯示植物生長時會消耗空氣。但究竟消耗空氣中的何種成分,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