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擔心災難有多大,人類需要的是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因為人類已無法拒絕天災人禍----正念--
目前分類:極地旋渦北極震盪 (7)
- Feb 15 Sat 2014 16:43
英國和美國的風暴'牽手'過大西洋:那肆虐在兩個大洲系統正在結合
- Feb 15 Sat 2014 16:02
2013--北冰洋連續冰層已比半個歐洲大陸還大
- Feb 13 Thu 2014 14:51
北極振盪
北極振盪(Arctic Oscillation,縮寫:AO)(又稱北極濤動)是指北極的氣壓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的氣壓呈現反向變動關係的現象。此現象描述於1998年由大衛·湯普生(David W. J. Thompson)與約翰·瓦拉斯(John M. Wallace)提出。相似的現象在南極與南半球中緯度地帶亦有觀測到,稱為「南極振盪」(Antarctic Oscillation,縮寫:AAO(多加一個A以與北極振盪區別))。另外,在北極振盪說被提出之前,於1920年代即觀測到的北大西洋振盪(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縮寫:NAO)因與北極振盪相當一致,所以也有研究者將兩者合併為「AO/NAO」。[1]
- Feb 13 Thu 2014 14:41
極地渦旋/北美急凍 誰闖的禍
今年一月初,一波來自北極的強大寒潮,讓北美地區極凍,不僅有地方低溫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幾度,伴隨而來的大雪也造成嚴重的交通和電力供給問題,而媒體紛紛報導造成這般惡劣天氣的「元凶」,就是極地渦旋;然而過去幾年,媒體在報導北美寒潮時,卻說成因是北極震盪。其實這兩個稱呼都不是新名詞,究竟極地渦旋和北極震盪有何差別?氣象專家們表示較一致的看法是,他們是一體兩面的現象,極地渦旋是「高空」的冷空氣快速旋轉現象,北極震盪則是描述「地面」附近的氣壓變化。首先要有個觀念,就是「地面附近氣壓高,則高空(例如距離地面4、5公里處)的氣壓相對周遭較低」。
- Jan 12 Sun 2014 13:47
2014-01-12極地渦旋又來!16日可能襲擊美國
- Feb 13 Thu 2014 14:56
渦旋太強 臭氧破洞難補
南極的臭氧層濃度較周遭稀薄,除了和人類排放的冷凝劑氟氯碳化物,會分解臭氧分子有關之外,極地渦旋也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