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MOM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亞洲第一 |
|
今天早上,印度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使印度繼美國、前蘇聯和歐盟之後,第四個火星俱樂部成員。也是亞洲第一個前進火星的國家。 |
(南早中文網訊)印度首顆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今天(9月24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讓印度成功躋身“外太空俱樂部”.如果順利,“曼加里安”將於今天下午傳回首張火星圖像。
全球共有41次火星探測任務,當中過半都失敗。這次成功將衛星送進火星軌道,讓印度成為繼美、俄、歐之後第四個能發射商業、導航或研究衛星到火星的國家,也是亞洲第一個利用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實現火星探測的國家。
印度總理莫迪到位於班加羅爾的地面指揮中心見證這個歷史時刻。莫迪表示,他們跨越了人類事業和科技界限,成為第一個首次發射就成功的國家,創造了歷史。
進入火星軌道後,“曼加里安”號距離火星表面的最近點是365公里,最遠點則為8萬公里。“曼加里安”號預料會在橢圓形的軌道上,環繞火星至少6個月。
印度火星探測項目預算45億盧比(約合7000萬美元),相當於一架波音“夢想”科技造價的一半,遠低於其他國家同類項目。
去年11月,“曼加里安”號從印度南部斯里赫里戈達島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10個月。
“曼加里安”號是無人駕駛飛行器,重1.35噸,大小有如一個標準冰箱,外層覆蓋金色反光箔。攜帶由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的4臺科研設備和一架照相機。“曼加里安”號將分析火星大氣和地質等方面的特征,特別要尋找甲烷的證據,並探索火星上是否曾經存在某種原始生命形態。
美國在1964年成功發射“水手4號”探測器,是人類史上第一枚成功到達火星並發回數據的探測器。1971年,美國“水手9號”探測器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
在印度的“曼加里安”號之前,火星軌道附近有4個探測器在工作,分別是美國2001年發射的“奧德賽”、2005年發射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歐洲2003年發射的“火星快車”、本月21日進入火星臨時軌道的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