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6 13:20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今天凌晨美濃發生規模6.42大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分析,震央剛好在左鎮斷層、旗山斷層與潮州斷層之間,這三條斷層都不活躍,根據過去累積的有感地震資料,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可能是地底下有「盲斷層」所致,但仍需實地調查才能判斷。
郭鎧紋指出,調出美濃地震附近區域的有感地震資料,發現左鎮、旗山與潮州三條斷層引發的地震都有限,反而是這三條斷層中間有一塊「地震密集帶」,有感地震都集中於此,包括甲仙地震與霧台地震,可能是「盲斷層」,因為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列管的斷層中,這個地震密集帶沒有斷層破裂到地表,所以很難判斷是否有斷層在這地方。
地震測報中心統計,跟這次地震相比,過去震央附近的有感地震,最接近震央的地震是2010年3月4日的甲仙地震、當年規模6.42發、震度與這次美濃地震相當,其次是2012年2月26日屏東霧台地震、規模6.35。
郭鎧紋指出,過去南台灣出現重大傷亡的大地震中,1946年的新化地震與這次美濃大地震最靠近;而1964年白河大地震與這次的震央距離遠,研判不是相同的斷層造成。
郭鎧紋表示,未來將以大數據方式統計除了斷層帶之外,到底台灣有多少「地震密集帶」,並進行列管,這次初步研判可能就是密集帶的地震,而非目前所知斷層造成的地震。
什麼是盲斷層?
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研究所定義,就是斷層面並未露出到地表的斷層;一般是指位於較深部的斷層,其前緣尚未破裂延伸到地表附近;或是斷層在地表附近受到深厚的沉積物覆蓋,在地表淺部未能發現其蹤跡,也稱為盲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