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火箭藉由燃燒化學燃料產生推力,電漿火箭則是在一群帶電荷的粒子(也就是電漿)上施加電場或電磁場,用以推進太空船。
星期泰晤士報十日報導,隱形裝置是科幻小說的主題之一;在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能夠在物體周圍彎曲可見光的材料後,隱形科技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不是擔心災難有多大,人類需要的是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因為人類已無法拒絕天災人禍----正念--
傳統火箭藉由燃燒化學燃料產生推力,電漿火箭則是在一群帶電荷的粒子(也就是電漿)上施加電場或電磁場,用以推進太空船。
非洲有位學生叫彭巴
據英國媒體18日報道,以色列科學家表示,已經找到一種利用汽車移動讓街道和公路發電的方式,他們將於2009年1月開放世界上第一條可發電的公路,汽車每在公路上行駛1英里(1.6公里)便可產生超過640千瓦電量,足以為12輛小型汽車供電。
在雷雨天,雷雨雲上的靜電會與地面產生「感應電荷」,造成雲底為負電、地表為正電的情況。根據導體表面電荷分佈的特性,電荷的密度以及電場的強度都跟導體表面的曲率半徑有關,半徑越小(也就是越尖銳),電荷密度跟電場強度就越高(見右圖),因此,地表上高聳尖銳的物體就成為電荷集中所在,該處產生的電場相較四周強,也是最容易引起閃電之處。於是大雷雨時,高聳的物體如旗杆、樹木、高塔、煙囪、電線桿等,都會成為閃電的通道,這也是為什麼下雷雨時,我們總是被告誡千萬不要站在寬廣的平地上,因為相對於空氣,人是良好的導體,容易引導電荷而受雷擊。
閃電到底是什麼?古希臘劇作家亞里斯多芬認為:「它是一股乾的空氣上升吹進雲裡,讓雲給關了起來……,最後把雲像氣囊一樣吹破,因為太受壓抑了,自身的衝力會把雲猛然爆破,發出激烈的聲響並閃現出熾熱的火焰。」這種認為閃電是「天庭的火焰」的想法,並不止於他個人的想像,而是有堅實的邏輯基礎。閃電能讓樹林著火,偶爾打在沙灘上,會把沙給熔化掉,造成所謂閃電熔岩(fulgurite)的矽質管狀岩石岩,有時候長度可達13公尺。
在國際太空站上,任何物資都不能浪費,包括太空人的尿液。站上有一座水再生系統,把太空人的尿液淨化成水,供太空人飲用。喝過的太空人說:「滿好喝的!」美國「奮進號」太空梭16日升空飛往國際太空站,任務之一,就是為站上太空人帶來一套可將尿液處理成飲水的水再生系統。可是這個系統運作失靈,從一周前裝上以來已故障數次。美國太空總署25日宣布,奮進號為了修復這個水再生系統,延後1天返回地球。負責監工修復這套水再生系統的太空站指揮官芬可25日表示,「我們不應浪費任何東西,這水滿好喝的!」該系統以蒸餾、過濾、電解、氧化等淨化技術,把太空人的尿液、汗、洗澡水,變成可衛生飲用的淨水。程序會進行兩次,以確保離心分離機確實運作。經過修理後,此機器在24日已能整整運作5小時。工程師希望能在奮進號30日返回地球前,機器能整日運作,以供應太空人足夠的淨水,因為明年5月,太空站上的太空人會由3位增為6位,美國太空總署(NASA)希望屆時能生產足供6人飲用的淨水。奮進號此行共耗資2億5千萬美元(約83億1,300萬元台幣),旨在促進太空站的「家居品質」。除了淨水系統,還為太空站帶來新的冰箱、烤箱、兩具睡眠設備、運動器材、一個廁所、和食物料理設備。奮進號預計在完成16天的軌道航行後,30日返回位在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NASA計畫在奮進號2010年除役前,至少派其飛訪太空站8次,計畫共耗資1千億美元。
有些大建築在其牆面上會留下建造的年代。在歐美通常用西元年代,有的用阿拉伯數字,有的用羅馬數字來表示。所以看得懂羅馬數字,在歐美旅行會增加一些樂趣。
波動是能量傳遞過程中物質表達出之振動情形---如水受到擾動後之水波, 喉嚨聲帶產生之聲波
神七廿五日晚升空,廿八日下午返回地球;在太空中的這段時間,三位太空人將睡五回覺,進餐八次,喝自己尿液處理後變成的飲用水。
炸出香、鬆、脆油條的科學選用特殊的高筋麵粉,加水揉捏成扁平狀,再讓兩片麵塊相疊在一起,放入油鍋數秒內,扁平的麵條即瞬間脹大,這就是我們常吃的油條!油條的製作過程與材料調配,其實都隱藏著科學原理。
|
星期泰晤士報十日報導,隱形裝置是科幻小說的主題之一;在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能夠在物體周圍彎曲可見光的材料後,隱形科技又向前邁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