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蚊在 25~32℃ 的環境中,產卵數是 20℃ 時的 2 倍,幼蟲發育至成蟲的天數也會縮短,此將造成短時間內出現一大群斑蚊,加快疾病傳播的速度。
登革熱疫情主要在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和屏東縣市等地區(見下表)。它是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兩種病媒蚊所傳播。在台灣,埃及斑蚊主要分佈地區在嘉義縣布袋以南各縣市,而白線斑蚊則廣佈在全台平地及海拔 1500 公尺以下山區。
|
埃及斑蚊的卵粒。(影像來源:蔡坤憲) |
大致而言,斑蚊雌蟲羽化 1~2 天後會完成交尾,等卵成熟後即找不同地方分多次產卵。斑蚊的卵無法漂浮水面,雌蚊會將卵產在人工容器的邊壁。行政院衛生署暨國立台灣大學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蔡坤憲表示,斑蚊喜歡棲息在潮濕或陰涼的環境,雌蚊會優先選擇有水的、不透光的暗色容器內產卵,推論原因可能是黑色容器裡頭較暗,具保護作用。
斑蚊適合在 20~32℃ 的環境下生活,若低於 10℃ 或高於 40℃ 均不利其生長,例如埃及斑蚊在 40℃ 時,幼蟲只可存活 3 小時,成蟲只能活 30 分鐘。若溫度太高,會造成空氣濕度下降,以及斑蚊體內水份散失的速度加快,斑蚊如果無法即時補充適量水份,就很容易死亡;而溫度太低時,也可能造成卵無法孵化,以及幼蟲發育受到延遲。
溫度不僅攸關存活,也影響斑蚊族群的多寡,尤其在 25~32℃ 時最容易傳播登革熱。以白線斑蚊為例,25~32℃ 時,產卵數幾乎是 20℃ 時的 2 倍;而幼蟲發育至成蟲的天數也縮短至 20℃ 時的一半,也就是說,完成世代的天數縮短,會造成短時間內出現一大群斑蚊,加快疾病傳播的速度。此外,在 25~32℃ 條件下,斑蚊叮咬人類的次數(即吸血頻率)也比較高。據研究,77% 以上的蚊子,1 小時之內至少會吸血一次;下降到 20℃ 時,此比率降至 37%,而升高到 35℃ 時也會下降至 60%。一旦斑蚊叮咬感染登革熱急性期的患者,蚊蟲身上就會帶有登革病毒,而成為登革病毒的傳播者。
由於全球暖化,適合斑蚊生長的環境也越來越多,當牠們跟著交通工具北移或往高
白線斑蚊主要特徵為胸部背板中央有一條寬直的銀白色線條。牠會在人工容器、廢棄輪胎、樹洞、竹筒等處產卵。主要吸血時間為白天,吸血高峰為15~17點,次高峰則是 9~11 點之間。(影像來源:蔡坤憲) |
埃及斑蚊主要特徵為胸部背板中央有一對黃白色線條,胸部背板側緣有一對銀白色七弦琴狀曲線。產卵地方與吸血時間和白線斑蚊一樣。(影像來源:蔡坤憲) |
兩種斑蚊,傳染力大不同
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都具有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斑蚊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宿主後,病毒感染蚊子腸道的內側細胞,之後登革病毒會穿出腸道的外側細胞,擴散到血體腔後感染唾液腺而大量繁殖,並在叮咬人類時,一邊吸血,一邊吐出唾液而將病毒傳入人體。儘管兩種斑蚊的傳播方式一樣,但牠們的傳播能力卻不相同。
行政院衛生署暨國立台灣大學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蔡坤憲表示,埃及斑蚊的傳染力比白線斑蚊要強,原因之一是埃及斑蚊的習性喜歡進入室內叮咬人類,而白線斑蚊一般只在室外叮咬人類及動物,因此經常處於室內的人類,有較高的機率被埃及斑蚊叮咬。
此外,埃及斑蚊叮咬人時,人只要稍微動一下,牠會馬上飛走,然後尋找另一個人吸血,因而散播病毒的機率增高;而白線斑蚊要等到吸足血後,才會飛走,很容易被打死。再者,傳播登革病毒都是成蟲,在 25~27℃ 條件下,埃及斑蚊從卵發育到成蟲只需 9 天,白線斑蚊要 14 天,而前者成蟲的壽命約 30 天,後者約 14 天,這些條件也使埃及斑蚊具有更強的傳染能力。
留言列表